您的位置:首 页 > 历史小说 > 吾国有秦 > 吾国有秦目录 > 章节目录 第三十九章争辩(第1页/共2页)
返回目录 | 加入书签 | 推荐本书 | 收藏本页

吾国有秦 章节目录 第三十九章争辩(第1页/共2页)


****3*6*0**小**说**阅**读**网**欢**迎**您****

请用户自行鉴定本站广告的真实性及其合法性,本站对于广告内容不承担任何责任。

    东方战事趋于稳定,赵胡亥也有了经历着手开始一直都在酝酿的事情。

    懿德宫正殿,随驾的文武大臣皆聚于此。

    日常琐事议完后,赵胡亥环顾众臣,面色如常地抛出一个话题道:“诸位臣工,寡人有一问于卿等。”

    “陛下请言。”左丞相李斯,代表众人起身答道。

    “是问也。”赵胡亥道:“天下归一,使黎庶免于屠戮,此好事否?”

    “此乃先帝恒古之伟业。”李斯中规中矩道:“以一代之功,利千秋万载。”

    “既如此,缘何归一不过十余载,天下皆反?”赵胡亥道:“若是利在千载之好,何至如此?寡人是问。”

    “陛下,反叛此乃东方六国遗老心不甘也。”御史大夫冯劫答道:“我大秦亡其国,夺其权,使贵胄之人失其富贵而为黔首,是故六国之贵多有不忿也。”

    “六国贵族吗?”赵胡亥淡淡一笑道:“那缘何大泽乡一经起事,山东诸县赢粮而景从?莫不是民心思变?”

    “陛下。”甲胄在身的卫尉杨瑞和半礼道:“山东之民多奸恶无分是非之徒,不事生产,不务劳作,举而起事不过是想掠夺财帛尔。”

    杨瑞和这锅甩的够大,直接把原因栽到了人品上,合着山东之民都不是老实人,所以才会出现一夫作难而万人景从。

    “卫尉之言。”赵胡亥道:“怕是牵强附会了吧?人性也,如孟轲言本善,如荀况言本恶,如告不害言又如水,可因势利导,之于人性如何盖无定论,寡人常想是否因我秦法不适东方而使民皆乱也。”

    “陛下何出此言!”赵胡亥话音刚落,李斯就第一个站出来道:“法者,国之根本也,无有法如何治万民?励将士?策群臣?我大秦原僻于陇西一隅,为周人轻视,为诸侯鄙夷,自我孝公求贤商君,以吏为师,以法秦国,终百余年而定六国,一统天下,此乃国本也,东方之民适与不适如何?皆反只因律不够严,法不够密也。”

    “左相以为。”赵胡亥盯着李斯道:“东方反,是因我秦律不严所致?”

    “然也。”李斯肯定地道:“律不足以威,无慑于民,是故民无惧尔,臣以为,当苛以严法,疲以黔首,使人无有他念之思,一应所有,皆有吏而操使,如此,民如草木,皆因生而生,因亡而亡,全凭国之所用。”

    “左相。”赵胡亥疑虑道:“可有具体之法?”

    “陛下。”李斯精神矍铄地说道:“昔者先帝于咸阳信宫收天下诗书以焚之,然却仅为廖廖,不足以尽收天下之牍,臣以为当大索天下,除宫室府库所藏外,民众不予通读所学除律例外余者书,告奸者赏,隐匿者什伍连坐,尽诛三族。”

    “另,黔首不允以乐闻之,以歌喝之,不可庆喜言丧”李斯提议道:“如此,民心不异,一生之中,只可耕之,可工之,可戍之,余者皆不允,违者,皆夷三族!”

    “左相之策过于急也!”御史大夫冯劫说道:“当以折中,可读书牍,然仅限于考工、医、农之书,经史子集等皆焚之,此外,臣以为不可全禁乐娱等,乐者当加以甄选,使民众娱而忘志者存,闻之而愤然者禁。”

    两位重臣的谏言听的赵胡亥不寒而栗,这使得他脑海中浮现出了一个词汇:“殖民!”

    后世殖民者以武力征伐土著后就开始了敦敦教诲,首先就是读书,容易引起思考的历史、哲学、文学等等不是不让读,就是学了让你无法在社会中生存,而多支持鼓励让你去学不会引起深思而又能创造价值的理工类学科,这一做法使大量的殖民地独立建国以后即使国民生产总值蹭蹭上涨,然而却丧失了最应该有的民族独立性,思想贫瘠如塔克拉玛干大沙漠,只得跟在他人的后面人云亦云,被迫去接受他民族的价值观。

    用娱乐让你丧志,用书籍禁锢思考,这样的民众固然是听话的,是任由统治者操持的,然而后果却也是不可估量的。

    赵胡亥想起了魂穿前看到的一言讽刺笑话,约翰牛、北极熊和高卢鸡参加画展,画中是亚当和夏娃在伊甸园的场景,约翰牛说亚当和夏娃一看就是我们的人,男人绅士有礼,懂得分享果实给女人,高卢鸡反驳,这么浪漫一看就是我们的人,知性美,最后北极熊悠悠地道:“不用争了,他们是我们的人,这一点毋庸置疑,也只有我们的人才会食不果腹衣不遮体时还依然坚信自己生活在天堂。”

    杜牧之言:“前人无暇自哀而后人哀之,后人哀之而不鉴之,亦使后人而复哀后人也。”

    如果说华夏历史上最具人文启蒙色彩,思想碰撞最激烈的时代,那毫无疑问就是百家争鸣的春秋战国,礼崩乐坏,瓦釜雷鸣,高岸为谷,深谷为陵,时局的动荡,思想的碰撞,让原本被禁锢在井田礼乐中的人们开始思考,如何治理国家,约束战乱,构建新的秩序。

    然而秦终法家而治,把国家完全变成了一台战争机器,最后崩溃,取而代之的汉朝,自孝武帝起,开始以忠孝等道德约束广大民众,使忠君爱国仁孝礼仪成为了衡量个人能否立足于社会的标准。

  
>>>点击查看《吾国有秦》最新章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