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 页 > 玄幻小说 > 大秦圣皇 > 大秦圣皇目录 > 章节目录 第275章匈奴的命脉(第1页/共2页)
返回目录 | 加入书签 | 推荐本书 | 收藏本页

大秦圣皇 章节目录 第275章匈奴的命脉(第1页/共2页)


****3*6*0**小**说**阅**读**网**欢**迎**您****

请用户自行鉴定本站广告的真实性及其合法性,本站对于广告内容不承担任何责任。

    太子此言看似好奇的随口一问,但实际上其中却是隐藏着深意的。

    此前秦安说了这么多,但却并未透露他心中计划的半点细节。

    如今太子迫使他正面回答问题,若是秦安说不出个所以然,那么此前所言,不过成了纸上谈兵,说的再天花乱坠又有什么用呢。

    面对这种若有若无的刁难,秦安并无半点紧张,侃侃而谈道:“我想请问在场诸位,大秦对于匈奴来说,最重要的是什么东西?”

    此言一出,满朝文武陷入沉吟之中。

    “是金铁器物?”王贲不确定的开口,站在他行军打仗的角度来讲,兵器之物自然是最为重要的事情。

    但这却并不是秦安想要的答案。

    “难不成是布帛或者茶叶?”吴学究也发表了自己的看法,但同样只是让秦安摇了摇头。

    满朝文武七嘴八舌的开口,虽然都有一定的道理,但却都没有说到正题上。

    最后一刻,秦王说道:“是盐!”

    “没错!”秦安点了点头。

    匈奴最缺少的东西,不是兵器,不是布帛茶叶,因为这些东西他们说虽然稀少,但也不至于一点都没有。

    但是食盐,匈奴却是一点都产不出来的。

    而且但凡人族,只要修为不到一定程度,是根本离不开食盐的。

    可是一个偌大的国家,真正修为强大者又能有多少?

    就拿大秦来说,整个国家具备修为的也就三四成左右,匈奴人口不算太多,但具备修为之人还远远不到这个数字。

    换言之,只要掌控了食盐,就等于掌控了匈奴的命脉,由不得他们不妥协!

    从地理位置上来看,匈奴毗邻大秦。

    大陆诸国之人都认为,一直以来是匈奴限制了大秦的发展,但实际上,大秦又何尝不是限制了匈奴与其余诸国交流的机会?

    目前来说,只要大秦有意的控制食盐贩卖到咸阳,恐怕用不了多长时间,便会将其直接拖垮。

    这个道理其实很简单,但却为什么一直以来都没人想到?

    那是因为商业战争,从来不列入天元大陆各大势力互相倾轧之际的考虑范畴之内。

    许多人一提起商业,本能的就是排斥,甚至歧视。

    认为追名逐利之辈,都是一群小人而已,不屑与之为伍。

    但他们却不知道,商业手段用的好,可抵百万雄兵!

    这一次,在秦安一点一点的引导之下,大秦上下终于开始注意到了这个不被所有人在意的角落。

    如果秦安的计划可行,恐怕用不了一两年时间,西北荒漠必定列入大秦版图!

    而那时候有了匈奴骑兵的加入,大秦国力将空前暴涨,一对一的情况下,任何国家都难以与之抗衡!

    秦王当即下定决心,这个计划,一定要让秦安尝试。

    无论成与不成,都将是开创一条先河,对未来大秦的发展有着难以想象的好处。

    “说吧,你要什么,寡人全力支持!”这短短的一句话,便证明了秦王的决心!

    “钱,权,杀人的刀!”秦安也没有客气,直接当着所有人的面,掷地有声的开口!

    此言一出,所有人都感受到了凛然的杀意与冲天的霸气扑面而来。

    这一刻的秦安,身上虽然没有升腾出王者之气,但霸者之气,却早已经一览无余!

    “好,寡人给你!”秦王整个人斩钉截铁:“从今往后,只要是针对匈奴之事,大秦上下都会给你让路,但你也要记住,莫要让寡人失望!”

    就这样,秦安获得了秦王的全力支持。

    他当即表示要秦王将如今孤烟城城主葛秀调回咸阳到他身边来当差。

    葛秀便是当初秦安第一次去往西北荒漠,刺杀毒道人之际的那名行脚商人。

    之后因为秦安的不断提携,葛秀一路平步青云,在上一次大秦与匈奴一战之后因为立有大功,被奉为孤烟城城主。

    并且也是因此,葛秀反倒是在最后时刻救了秦安与忘忧的性命。

    当初秦安便答应过葛秀,用不了多长时间他会找机会将对方再度调回咸阳。

    如今,便是最好的机会。

    秦安此番羽翼未丰,正值用人之际,而葛秀毫无疑问的是他心腹中的心腹。

    这种人不用,机会还要留给谁呢?

    更何况,葛秀年轻时候从陇西郡到匈奴王庭,经了一辈子商,如果说这个世界上有谁对匈奴或者说匈奴月部最为了解,那么毫无疑问,葛秀一定是其中之一。

    所以,无论如何,葛秀此人秦安都必须要牢牢掌控在手中。

    要完了人之后,秦安又请秦王以个人名义给匈奴传去国书。

    绝口不提是战是和的事情,只是说这件事需要从长计议,请匈奴派人来咸阳一叙。

    这封国书表面上看上去并没有任何不妥之处,但只有秦安自己知道。

    这是一式不折不
>>>点击查看《大秦圣皇》最新章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