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 页 > 历史小说 > 扛着AK闯大明 > 扛着AK闯大明目录 > 章节目录 第185章 数学的重要性(为盟主 枫林晚箫 加更2/5)(第1页/共2页)
返回目录 | 加入书签 | 推荐本书 | 收藏本页

扛着AK闯大明 章节目录 第185章 数学的重要性(为盟主 枫林晚箫 加更2/5)(第1页/共2页)


****3*6*0**小**说**阅**读**网**欢**迎**您****

请用户自行鉴定本站广告的真实性及其合法性,本站对于广告内容不承担任何责任。

    刘鸿渐带着宋大爷四处转了许久,直到天色将暗,宋应星依然意犹未尽。?Q看 最 新?R?Q章 节?R?Q百 度?R ?Q搜 索?R ?Q 品 ?R?Q 书 ?R?Q ?W ?R

    这里没有压迫,没有剥削,没有盛气凌人的官员,也没有冷言冷语的酷吏,有的只是一堆干劲十足、充满热情的同僚,亦或是战友。

    这里简直是匠人们的天堂,他简直太喜欢这里了。

    阎应元三人走了,这里目前除了他经常来督查一番外,话事人成了不爱说话的方敬梓、以及客串的常钰。

    刘鸿渐召集了各级匠人选出来的领班,正式宣布宋应星加入军械所,指任他为军械所的二档头,全面负责军械所的诸多研究项目。

    在一堆人的鼓掌声,常钰和方敬梓也皆是松了一口气。

    事实证明,有的人只适合军队,而有的人只适合做事,想要统筹这么一大批人而不出纰漏,没有金刚钻还真揽不了瓷器活。

    回去的路,宋应星心潮彭拜,多少年了,时间磨灭了他那颗报国的心,腐败的官场更是将这颗心扎的千疮百孔。

    而面前这位深得圣信赖和恩宠的侯爷,以及不远处那个仿若世外桃源的军械所,又把他那颗心点燃了,他现在浑身充满了力量。

    他要大干一场!

    “侯爷,老夫回去便写信给家里,让家的两个犬子前来。

    这两个不成器的东西别的不会,会种地,在作物的研究甚至高于老夫,想来他们俩可以帮侯爷打理土豆和番薯的事情!”

    宋应星的两个儿子宋士慧,宋士意从小受他影响,从小痴迷于农事。

    “这再好不过了,宋老满门英才,本候此次真是得了大便宜!”刘鸿渐那是真的开心,又可以当甩手掌柜了。

    “宋老觉得咱们这军械所还有什么需要改进的地方?”刘鸿渐虽然自诩做的很人性化,但还是想听听宋大爷的意见。

    “侯爷如此做派,提高了这些匠人们的做工热情,此是好方法!

    但匠人之事,徒有热情还是不够的,侯爷可知制作火枪、火炮最重要的是什么?”宋应星略微皱了皱眉头道。

    “嗯~本候觉得最重要的应该是生铁吧,只有精炼出好铁,造出的炮才不容易炸膛,使用寿命也久!”刘鸿渐不太懂这个,只是按照自己的了解说道。

    马车在略显颠簸的管道行驶,二人也不嫌天气寒冷,在马车里谈的愉快。

    “侯爷果然是个懂行之人,只不过好铁当然重要,但却不是最重要的。

    对于火炮来说,一是精度、二是射程,算铸造的火炮再如何结实,打的近,打不准,也是形同鸡肋!”

    “嗯,宋老言之有理!”刘鸿渐只能小鸡叨米。

    “射程目前不太好改进,咱大明的红夷大炮打的远,但却极为笨重,只能用于城防,但这个精度老夫确实有些研究。”

    大明的红夷大炮,动辄数吨、甚至十几吨,其射程也跟其体积成正。

    原因无他,火药纯度不够,要想射的远,火药要放的多,要想火药放的多,炮体还不炸膛。

    那只能加厚加粗加长!

    “宋老可是说的准星?是在火炮配备可用于瞄准的那个物件。”

    刘鸿渐守城时见到的火炮皆是只有圆圆的一个炮筒子,算是神机营的老炮兵,想精准的打到一个地方,也是需要多方校对,免不了还要先放一炮,再重新校对。

    这时的炮皆是前装炮,换弹速度超级慢,浪费第一炮,在战场,简直要了命了。

    有经验的倒还好,一般的炮兵则基本靠蒙,或者干脆是炮海战术,这在守城攻城倒还好,毕竟目标大,随便瞎打总能有所收获。

    但在海战,双方战船皆是移动目标,行不通了。

    “是的侯爷,前几年老夫曾有幸去过弗朗机人的战船,他们的炮皆有准星,老夫后来在家里也琢磨了一阵,只是还没有试验!”

    私造火炮那是死罪,有些领域他也只是浅尝辄止,好在侯爷这里可以百无禁忌,宋应星打算近期开始着手研究。

    “还有一件事需要宋老操心,目前的匠人做工,皆是靠经验和估算,这做些家具之类的倒还行,若用于军事则合格率实在太低。

    本候认为应该量化!不知宋老意下如何?”

    这也算是华民族的一个传统了吧,跟炒菜做饭一样,师傅们从来不说要放几克盐、放几毫升酱油,皆是盐少许,酱油适量。

    少许是多少?适量又是多少?

    你问炒菜师傅们,他们也不知道啊!他们只会告诉你,这是经验!

    “这个侯爷不必担心,老夫在拙作已经改进了我朝所用的铜尺,精度已经时下的铜尺提高了一倍,待过些时日,老夫便着手对这些匠人们训导!”

    宋应星所说的铜尺,便是后世游标卡尺的前身,事实早在东汉时期,聪慧的国人便发明的卡尺,虽然精度不是很高,但却足足欧洲早了千年。


>>>点击查看《扛着AK闯大明》最新章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