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 页 > 历史小说 > 大明开荒团 > 大明开荒团目录 > 章节目录 五二章 兵分两路(第2页/共2页)
返回目录 | 加入书签 | 推荐本书 | 收藏本页

大明开荒团 章节目录 五二章 兵分两路(第2页/共2页)


****3*6*0**小**说**阅**读**网**欢**迎**您****

请用户自行鉴定本站广告的真实性及其合法性,本站对于广告内容不承担任何责任。

现在俄罗斯远东地区的一部分。  这个国家文明程度也相当高,农业、渔业、畜牧业、纺织业都很发达。可惜,在人类发展史上,最常出现的不是文明淘汰野蛮,而是野蛮奴役文明。  当契丹族崛起的时候,不仅推翻了渤海国,还对女真族进行了大屠杀。宁古塔这支建州女真苟延残喘几百年,辗转迁徙,虽然人丁单薄,还是再次雄起建立了后金。  从渤海国到金国到后金,女真这个民族不时绽放灿烂光辉,本来这种灿烂要达到一个极限入主中原的,可惜遇到了李易这个糊涂的家伙。  李易自以为是的认为整个北方都是文明未曾踏足的地方,只有一些凭武力解决矛盾的野蛮人。 既然人口又少又野蛮,那把这些人赶回森林做猎人去算了。  他哪知道人家女真人根正苗红,咱们喊大唐盛世的时候,人家建立的渤海国文明程度和大唐一南一北交相辉映,咱们喊大宋的时候,人家建立的大金国打得大宋妈都不认识。  说起来也不怪李易,后世课堂上学习的中国历史就是汉族历史,少数民族内容都一带而过,他哪记得这些。再说就算记得了,现在女真人落魄了,野蛮了,他还是要代表正义消灭它。落后就要挨打嘛,至理名言。  双城卫到宁古塔,再到后世哈尔滨,几乎千年前就有了通衢大道。沿这条路走比海上过去近得多。李易脑袋里还一直认为蛮荒一片,无路通行,这乐子就闹大了。  既然已经搞明白了,按理说李胜东的海上运输任务就算完成了,下一步高迎祥沿这条路安置百姓就可以。海军大不了帮助高迎祥,把北方残余的抵抗力量消灭,营造一个和平稳定的生存环境也就万事大吉。  双城周围是沃野,被撂荒的沃野。  其实,就高迎祥这十万人,哪也不用去,就是海参崴到双城卫一带,也轻松安排得下。还什么继续向宁古塔前进,向内地前进啊,都不需要。  可是高迎祥思虑再三,不同意这样做。  高迎祥当初要了民军第一师的称号,如果浅尝辄止,以后在江湖朋友们面前就下不来台,他感觉这比什么都可怕。  他必须得把北方摸个大概,做到心中有数,哪一天李易问起了,也能昂首挺胸,说出个一二三来。在江湖朋友面前也有面子。  再说高迎祥觉得李易英明神武,不可能闹出这样大的乌龙。既然李易让李胜东沿黑龙江进入内地,肯定另有深意。  高迎祥把自己的想法一说,李胜东也糊涂了。  在他印象中,大师兄确实是无所不能无所不知,连万里之外的美洲大师兄都知道,就这东北能难住大师兄?  那就是说:大师兄让我们走黑龙江,也许真的另有深意?  这两个对李易盲目崇拜的家伙凑一起,能研究出来什么新鲜东西?结果李胜东一拍大腿,决定兵分两路。一路他自己的师继续北上。一路李胜天师驻扎在海参崴。  最终高迎祥的安排是移民大军留下八万人,海参崴安置两万人,当渔民捕鱼捞海参,当然还有捕鲸。  双城卫东城西城各放两万人,然后再派两万人向内陆宁古塔挺进。李胜天率兵开路,直逼宁古塔,双方约定就在宁古塔会师。  李胜东建议高迎祥随大队人马留下,但是高迎祥坚决不肯。他的理由是李司令安排他作为深入北方第一师,这是光荣无比的事,说不定就此千古留名,自己必须亲自去。  去就去吧,反正多你一个不多,少你一个不少。  在李胜东心里,太平洋都闯过了,还在乎一个黑龙江这样的小河沟?他哪知道一个大机遇正等着他们。
>>>点击查看《大明开荒团》最新章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