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 页 > 历史小说 > 大明开荒团 > 大明开荒团目录 > 章节目录 二三章橘生淮北(第2页/共2页)
返回目录 | 加入书签 | 推荐本书 | 收藏本页

大明开荒团 章节目录 二三章橘生淮北(第2页/共2页)


****3*6*0**小**说**阅**读**网**欢**迎**您****

请用户自行鉴定本站广告的真实性及其合法性,本站对于广告内容不承担任何责任。

,税收优待,移民优先等等。死了也算够本,他们为什么要逃?    面对赫图阿拉城的炮火,两腿颤抖的士兵有,挪动脚步想躲开的,真的一个没有。    开荒团训练的火枪兵,就是要训练直面生死的胆量。没有这样胆量,还能和敌人面对面火枪对射,一决生死吗?    李胜信立马高坡上,面色沉静。    他很满意手下这些部队。    接手大明军队的时候,打发了一些老弱病残和胆小鬼回家。不过绝大多数的大明士兵,都盼星星盼月亮,盼着开荒团的整编。    谁不知道开荒团工资高,待遇好,就算伤残或者战死,抚恤也厚呢?而且士兵不像大明,是奴隶一样身份。而是地位极高,最受尊崇。    至于每天都要训练,军纪严格,他们觉得有收获就有付出,也没什么不可接受。    大明现在也知道他们的军队为什么进了开荒团,就来个面貌一新。可是这用钱砸出来的军队,他们真的学不了。    大明缺钱。其实大明的税比开荒团的要轻很多。    比如大明商税是十五税一,也就是不到百分之七。农业税也平均百分之十左右。而开荒团连农民在内,几乎一刀切,就是百分之三十的税。    可是为什么百姓都打破头想来享受开荒团的重税呢?就是因为开荒团除了这一样税,也就是保险金。再无其他附加收费。而大明各种名目的盘剥,林林总总,几十上百条,几乎是不逼死人不算完的节奏。    这样多的苛捐杂税,能进国库的微乎其微,几乎都在各个环节消耗贪墨了。弄得国库还是空空如也。    一代能臣张居正,曾经想过像李易这样一次性收税,推出过“一条鞭法”。可人死法消,这个法对国家和百姓确实有利,但是这些国家公务员还怎么捞油水?你大明给的工资根本不够居家过日子的,再没别的念想,那还怎么活?    没见一代清官海瑞,死的时候,身无分文,几件衣衫找出没打补丁的都难吗?    大明已经是生就的骨头长成的肉,既得利益集团太庞大了,积重难返。    李易不一样,他是一切从头做起,得到实惠的,当然是百姓。    当然,李易还有另外一样赚快钱的道,那就是打劫。受苦的,当然是越南、后金、朝鲜这样的异族。未来恐怕又要多添上一个,那就是日本。    每个人都知道,日本这次主动招惹开荒团,这就是不死不休的节奏。双方都没了退路。    李胜信赞成大师兄对待异族的血腥手段,举一百双手赞成。    李胜信不是没有思想的人,恰恰相反,他比别的师兄弟聪慧,读书也多,思考也多。正因如此,他更崇拜大师兄。    李胜信不知道自己亲生父母是哪一个,他的养父是从官府拍卖罪奴的市场上,把他廉价买回家的。至于他的亲生父亲是砍头了,还是流放了,是什么罪都无从可知。反正大明很喜欢抄家灭门。    拍卖的时候, 李胜信年纪太小,没人愿意买这样的孩子去养大。他的养父孤家寡人一个,虽然也不算富裕,却想着有个人养老送终,就买了他回家,倒也没虐待他。    可惜没有两年,养父家遭灾,背井离乡,逃难到显通寺,一命呜呼了,李胜信就被显通寺收留了。    李胜信的故事在200个师兄弟中太一般,这些人几乎都无父无母,谁比谁也强不了多少。这个世界上轮不到他们悲伤,真正悲伤的,是那些没被显通寺收留的流浪儿,如果能活下去,全靠命大。    所以李胜信不要说对异族,就算对大明,也全无好感。他同情和自己一样饥寒交迫的百姓,他觉得那些人里,说不定就有自己的同父同母的兄弟姐妹,说不定那些老人,哪个就是他的母亲或者亲族。他当然愿意救这些人脱离苦海。    至于这些异族,许多年来,杀了多少大明百姓?死的人里有没有自己兄弟姐妹?让他怎么能有怜悯心思。
>>>点击查看《大明开荒团》最新章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