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 页 > 历史小说 > 大明开荒团 > 大明开荒团目录 > 章节目录 十七章百川铁厂(第2页/共3页)
返回目录 | 加入书签 | 推荐本书 | 收藏本页

大明开荒团 章节目录 十七章百川铁厂(第2页/共3页)


****3*6*0**小**说**阅**读**网**欢**迎**您****

请用户自行鉴定本站广告的真实性及其合法性,本站对于广告内容不承担任何责任。

这样广的铁矿脉,有几处富铁矿蕴藏一点儿不稀奇。    郑百川就是找到富矿的幸运儿。福兮祸之所倚,祸兮福之所伏。这幸运从结果看,正是他不幸的开始。    要说郑百川找到这矿,也是天公作美。    郑百川从辽南一路寻来。辽南是丘陵地带,没什么看头。过了海州,也就是后世的海城,郑百川才加意留心起来。    别的探矿人都是四处撒下人马,挽起袖子,到处砸开山石,探看矿石品质。郑百川不是。    他每到一处,都要仔细观察山石。然后找个牧羊人,送给牧羊人一条带来的新手巾,然后开始和牧羊人攀谈。    牧羊和牧马不一样。牧马人多是骑在马上,牧羊人是成天用脚步丈量大山。对脚下的山石再熟悉不过。拿人家手短,自然会仔细回答这个大方的人。    郑百川也不问别的,他就问牧羊人在哪看过不一样的石头。结果海州以北,就离驿路不远,一个50来岁的牧羊人告诉他:离这里不远,他见过一种山石很奇怪,银白色,溜光湛亮,里面还有一条条血纹。    郑百川一喜。听这人述说,这好似富铁矿啊。    可是他又心里忐忑不安:“离驿路这样近,不是已经被人发现了吧?”    郑百川塞给牧羊人一小串铜钱,道:“老哥,能陪我去看看吗?”    牧羊人大喜,一叠声的答应,赶着羊,翻过一个缓坡,道:“就在前边。”    郑百川很失望。    走到这座山旁,他就发现了别的探矿人掀开植被,砸下的探矿石。石头呈灰色,郑百川一搭眼就知道,含铁不会过三层。这样的矿不稀奇。    他去看过辽阳城外开荒团的铁矿,那就是极品富铁矿,含铁量肯定七层以上。    郑百川认为这样矿脉都是老天赐予的,有德者居之。属于可遇不可求类型。    他希望能找到五层含铁量的矿脉就知足。可是这山已经被人探过了,怎么可能还有富铁矿存在?    牧羊人对郑百川道:“你看下面那山坳。”    郑百川放眼一看,这山坳低洼,出口隆起,这段时间此地接连几场暴雨,下面成了一个银亮亮的水潭。    牧羊人继续道:“就在水洼那。”    郑百川一喜。富矿矿脉可不是一座山都是富矿。很可能就是十几米或者几十米一层。后世这种富矿不是特别诱人,因为都是机械开采,很快就会采空。这个时代不一样,全人工作业,这样一条矿脉,够采两代人了。    郑百川赶紧带着十几个随从,不顾荆棘泥泞,向水潭走去。果然,在离水面几米处,发现了极品赤铁矿蕴藏带,含铁量不次于辽阳开荒团的铁矿。让郑百川喜不自胜,立刻派人星夜回报家族,自己则去开荒团备案。    家族接到这个好消息,也投下巨资,破开山坳口,放出积水,从山坳口引出道路,直达驿路。    可以说没有这富矿,郑家根本不会投入七十万两白银。本以为这回要发大财了,哪曾想辽东许多铁矿一起上马,后金却跑到朝鲜那边打仗去了。再说,就算后金还在赫图阿拉城又怎样,后金的铁匠几万人,都被李胜义一扫而空,还能消耗多少生铁?    至于蒙元,也发现盔甲刀枪,不是未来致胜的武器,没有了大量采买的势头,铁一下子成了滞销品。这一下,富铁矿亏得比人家普通矿更多。真是让郑家欲哭无泪。    陈曦走进百川铁厂,就发现矿场上,大批工人三三两两,坐在山坡上在晒太阳。只有一少部分人在干活。问了随行的负责人才知道,厂子里只有三层人干活,已经很久了。库房里,已经堆满了冶炼出来的铁锭。    陈曦没有说什么。她出来之前,和李胜温、李胜信已经研究很久。两人一致认为,既然大师兄要买下这些矿场,就是要继续生产,甚至扩大再生产的。大师兄救济救济穷人还有可能,救济这些瘦死骆驼比马大的富翁,绝不可能。    至于铁的去处,他们想不出,也不需要去想。一切都有大师兄。    陈曦也赞同两人的想法。再说,她在辽东,如果就是个看摊儿的,还有什么意思。可是李易好像早忘了这里,没有任何指示。任月的信里,居然也保持一致,没有提收购后的问题。看来这是开始考她了。    陈曦下定决心,开始大生产运动。    她来的时候,只带了1000万两的银票。钱早已经花冒了,陈曦觉得回去取银票浪费时间。辽东银行早已经营业,陈曦用李家信誉做保,从银行贷款200万两白银,开始了她的行动。虽然李胜温表示,开荒团账户里有钱,不用贷款,可是陈曦坚持一码是一码,家族生意不能动用开荒团军费。    手里有钱,心里不慌。不过这灰尘蔽日,呼吸不畅堵得慌。    陈曦在百川铁厂仔细查看了每一道工序:采矿、碎矿,选矿,冶炼。。。。。。一天下来,陈曦不仅累得腰膝酸软,人也变成了泥人。晚上在住处沐浴,洗下半斤尘土。    李易曾经给陈曦讲过,铁厂的工人会得尘肺病。这些灰尘会慢慢把肺子堵塞,最后人会喘不上气来憋死。可是无论什么时代,都不缺不怕死的劳动力。以后病死总比当下饿死强得多。    陈曦当时觉得危言耸听。今天一天,她就明白了,李易说的是真的。这一天下来,她就觉得胸腔憋闷,更甭说那些天天在这里工作的人。可是生活生活,你想生存,就得
>>>点击查看《大明开荒团》最新章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