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 页 > 历史小说 > 兴汉室 > 兴汉室目录 > 章节目录 第八十章 先从吏始(第1页/共2页)
返回目录 | 加入书签 | 推荐本书 | 收藏本页

兴汉室 章节目录 第八十章 先从吏始(第1页/共2页)


****3*6*0**小**说**阅**读**网**欢**迎**您****

请用户自行鉴定本站广告的真实性及其合法性,本站对于广告内容不承担任何责任。

    ,如遇到内容乱码错字顺序乱,请退出阅读模式或畅读模式即可正常。

    “彰善黜恶,期於必行,凡百君子,各宜自逸。”————————【优恤畿内百姓并除十县令诏】

    十月末是每年各地郡国向中央朝廷‘上计’日子,也就是要在期间向朝廷报告这一年的政绩,譬如治下民户滋生、盗贼消减、收成赋税等等。随着朝廷考课制度日益严格,尤其是吏部对考课法的执行之严,让许多官吏,特别是那些来自关东诸州、才归附朝廷不久的官员不堪重负。

    只是皇帝态度坚决,吏部尚书傅巽又是最为谨慎严厉,导致许多人想求情放宽都不可得,何况这一年的考课还多加了清查民户。关中等地还好,经过了苏则与庞统清查上雒、右扶风宋氏覆灭等事件,关中乃至于并州的民户数不仅比籍册上记载的大有提升,更是来源清晰,鲜少有弄虚作假的。

    为此皇帝还特别嘉奖了董凤、胡邈这几个办事得力的地方官,而相较之下,关东诸州郡的成绩就有些不能入目了。

    “朝廷矢志中兴,竟还有人以为活在从前,为官一方,单只用吹嘘声名、年末胡乱勾画计簿,瞒哄朝廷就可以了么?”皇帝指着一份明显有水分的计簿,面色不善的说道。从孝桓皇帝开始,更甚者在此之前,朝廷对地方官的考核渐渐流于形式,地方官员常常弄虚作假、粉饰功过。

    如今这样的陋习并未随着战争的平息而消弭,反倒按照惯性,在一些不明时务的官吏手中重现了出来:“真该让彼等看看关西的守令啊。”

    安卓、IOS版本请访问官网https://www.biqugeapp.co下载最新版本。如浏览器禁止访问,请换其他浏览器试试;如有异常请邮件反馈。

    关西是皇帝最开始施行新政的地方,多年以来,其官员早已被锤炼、汰换出一批颇有能力的守令。平时的时候到看不出来,一到了互见真章的时候,双方就俨然是两种气象了。

    司徒、录尚书事黄琬此次负有代表公府听取地方上计的责任,在清查地方民户的事情上更是肩挑重担,皇帝无形中的指责让他如芒在背,他低声道:“陛下,朝廷庙算深远,彼等一时难悟。又何况天下初定,关东俗事多扰,又较关西为甚。今年既是恢复沟渠、募民返乡,又要清查民户……凡此种种皆是大事,一时事有未及,也不可过于强求。臣请陛下稍作宽限,命臣下留待黎庶安于田亩,不在流离,再做清查不迟。”

    “既然不能体悟朝廷诏书里的用心,那又何必为官?”骠骑将军、录尚书事董承瓮声瓮气的说道:“倒不如依考课法,该黜则黜,该降则降,该罚则罚!惩处一干昏聩的庸官,再从关中选派精干良员接替其任,看这到底是关东新附地方事务太多了办不好,还是别人不愿意办好!”

    “那也得用心查究,其中不乏果有尽心其事而一时无力为之的,朝廷应一一厘清,岂有一纸诏书令下,全部罢黜的道理?”黄琬知道董承近来颇为志得意满、趾高气昂,不但是因为他终于铲除了宋氏,更是因为董皇后怀孕后地位愈加稳固。如今见董承竟有笼络关西士人的意思,黄琬不由得说道:“还请陛下慎重!”

    “各地情形不同,的确应对症施药。”司空、录尚书事赵温轻声开口,仿佛是保持中立:“然案检民户无果,与案检民户不实,依臣浅见,这是两回事。”

    ,如遇到内容乱码错字顺序乱,请退出阅读模式或畅读模式即可正常。

    “是啊。”董承立即应声说道:“前者是无能,后者是欺君,皆该依律治罪!”

    听着赵温与董承两人再旁一唱一和,黄琬终于感受到了孤立无援的无助,自杨琦退出朝堂以后,承明殿就再无人与他站在一起。尚书令吴硕最是见机得快,听说是攀上了荀氏,而荀攸在这时候却始终不发一言,致使吴硕更不会张口多说一句话。

    这个荀公达!

    黄琬在心里暗想到,案检民户之后紧接着就会是度田,颍川那些人必然是首当其冲,连杨氏都要服软了,彼等怎么就不急呢!

    可他却是心急失算了,正是因为最强势的高门大族、弘农杨氏在皇帝手上受挫,不得不退避锋芒,所以像是颍川荀氏这样新兴的士族豪强就愈不愿轻易出头。更何况,朝廷上因此产生的混乱才是晋升的阶梯,可想而知,一旦杨氏等望族退出朝堂,迅速补上的又会是谁呢?跟这个比起来,那点损失又算得了什么?

    安卓、IOS版本请访问官网https://www.biqugeapp.co下载最新版本。如浏览器禁止访问,请换其他浏览器试试;如有异常请邮件反馈。

    “就依骠骑将军所说的去办。”皇帝最后下了决断,没有理会黄琬的辩解:“该如何就如何,关东各地除了诸州刺史、部分郡国守相是由朝廷派遣任命以外,大多都是原官留任。彼等有的是自行表荐,有的是袁氏或他人表立,更还是孝灵皇帝时候花钱买来的官。多少陈规陋习,沿用至今,还把今日的朝廷,当做以前的朝廷一般看待。此等风气不可长,今年最后的这两个月里,先
>>>点击查看《兴汉室》最新章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