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 页 > 玄幻小说 > 执掌三国 > 执掌三国目录 > 章节目录 第99章汉中形势(第1页/共2页)
返回目录 | 加入书签 | 推荐本书 | 收藏本页

执掌三国 章节目录 第99章汉中形势(第1页/共2页)


****3*6*0**小**说**阅**读**网**欢**迎**您****

请用户自行鉴定本站广告的真实性及其合法性,本站对于广告内容不承担任何责任。

    进入益州之后,刘禅也并未有想要就此消停下来的时候。不久之后,他再度将目光投向益州北方重镇汉中。

    汉中是“系师”张鲁的私人地盘。他因为母亲的关系,被刘焉任命为督义司马,领兵攻占汉中,以“五斗米教”教化人民,逐渐将汉中地改造成一个政教合一的政权,并在刘焉死后迅速自立。

    不过刘禅已经从诸葛军师那里得到消息,曹魏如今再度磨刀霍霍,恐怕明年曹操就会再次领兵亲征汉中,要迫使张鲁乖乖投降。

    其实刘禅最怕的是,张鲁投降之后,会被曹操迁徙到洛阳,到时候,汉中的居民随从张鲁迁居者恐怕有数万之众。所以等到日后,刘备亲自攻下汉中,那里的人口恐怕已经所剩无几。

    汉中乃是今后自己率军北伐的前哨,其地肥沃,出产的粮食就是北伐军的最佳补给,但是没人口的话,谁来耕田种地?所以这也是造成史上诸葛亮多次从汉中出击,但是却面临军粮不济仓促退兵的重要原因。

    而且从战略地理上来看,汉中乃是巴蜀的门户,又勾通西北地域,是出兵西北关中的重要通道,还有道路勾通荆襄。故有“北瞰关中,南蔽巴蜀,东达襄邓,西控秦陇,形势最重”之说。

    所以,这个地方绝对是益州和关中雍凉二州的战略枢纽之地。如此重要的地方,一旦被曹魏所控制,不仅将来北伐道路受阻,益州也将随时面临来自曹魏的攻击,大有朝不保夕之虞。

    于是,刘禅想了想之后,发现当前能够与自己商讨的人,似乎只有石广元先生。诸葛军师其实是刘禅最信任之人,但是他现在是刘备的官员,而且重新回到益州时间不长就与公子进行秘密商谈,传出去的话,诸葛军师的处境难免尴尬,甚至还会受到刘备的猜忌。

    石广元则不同,他乃是刘禅的老师,两人无论怎么谈,只要不涉及谋反,别人也都不会太关注。所以,刘禅就带着邓艾与诸葛乔前去医国院找石广元。

    石广元听到刘禅的询问之后,不禁感觉非常惊讶。因为刘禅对汉中的认识,绝对是明智而精准的。

    不过,汉中的重要性其实是人尽皆知,只是现在益州虽然未完全安定下来,大家都不愿意轻易对汉中发起战争而已。石广元细细地思索一番之后,便为刘禅摆出了上中下三策。

    下策:当即派一个能言善辩之士出使汉中,游说张鲁举城投降。然张鲁据守汉中之地数十年,民众归附,想要让他投降,困难重重。是为下策。

    中策:立刻出兵汉中。张鲁手中虽有精兵,又倚仗地形之险,易守难攻,然手下并无良将辅佐,而刘使君手下良将如云,或可一举攻下汉中。

    上策:静观时变。或待到益州内部安定之日,再出兵攻占汉中。或静待曹魏出兵汉中之日,张鲁必定不是曹公对手,可适时与之结盟,并于共同出兵拒曹之时,乘机夺其汉中基业。是为上策。

    刘禅听到石广元有条不紊地陈列出这上中下三策,心中不免震撼,石先生现在虽然名不见经传,但是确实是胸罗锦绣!

    但是石广元哪里知道,曹操用兵有如神助,攻占如风,一旦亲自领军,恐怕只需要用短短几个月就可以逼迫张鲁投降了。到时候,益州方面就是想要出兵汉中,也根本来不及的,上策也都便变成最下策了。

    所以刘禅想了想之后,觉得还是立刻出兵汉中比较实际一下。

    他就带着邓艾与诸葛乔回到家里,让诸葛乔帮自己写一封表章,他要向刘备上书。表里面要将石广元陈列的上中下三策全都罗列进去,并特别注明,自己认为中策更加可行。

    第二天,刘备就召见了诸葛军师。

    孔明身着一身白衫,手上依然不离那把鹅毛扇,脚上一双白色锦绣丝鞋,神态与气度在举手投足之间,真乃飘逸之极!

    来到刘备的书房外之后,孔明稍微地整理了下身上衣衫,这才轻轻地推开门走了进去。

    室内的两扇大窗都看着,毫不吝惜地欢迎外面的阳光进入,使得这间颇大的书房变得光亮很多,看起来不再那般阴冷。

    可是孔明却发现,刘备正襟危坐在座位上,脸上的神色并不轻松,似乎遇到了什么事情似的,就不急不缓地上前见礼。刘备见到孔明来了,就指着放在案上的一份表让孔明拿去看看。

    孔明翻开一看,发现是诸葛乔的笔迹,暗惊诸葛乔这小子怎么会想到给使君上书的呢?可是看到里面的内容之后,才明白上书人乃是公子刘禅,也就没有立刻评论。

    刘备见孔明并无任何表示,便问道:“军师,这份表里面的内容,可是你授意阿斗的?这小子现在刚回来不到一个月,也不好好读书,整天就想着给我添乱!我看他根本就没有从江东之行那件事上反省!”

    孔明摇摇头,避重就轻说道:“这三策并非出自亮之手。观其风格,应该是石韬石广元的手笔。石广元此人虽然狂傲,但是其实内心最为沉稳,所以上策必定会采取‘静观时变’。公子性情要强,又立功心切,就会认定中策为上策。”

    刘备听到孔明这般详细的
>>>点击查看《执掌三国》最新章节